当前位置:首页 > 资讯 > 正文

钟南山院士,南京日军轰炸下的童年成长

  • 资讯
  • 2025-08-21 01:59:03
  • 9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瞬间被铭记,成为后来者警醒与前行的力量,对于中国工程院院士、著名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而言,他的童年记忆中,最为深刻且难以忘怀的,莫过于儿时在南京所遭遇的日军轰炸,这段经历,不仅在他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伤痕,也塑造了他坚韧不拔、勇于担当的性格,为他日后在医学领域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础。

钟南山院士,南京日军轰炸下的童年成长

初识战火,童年的阴霾

1936年,钟南山出生于南京的一个医学世家,父亲钟世藩是著名的儿科专家,和平与安宁并未如预期般降临在这个家庭,随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面爆发,南京城也不可避免地卷入了战火的漩涡,那时的钟南山还只是个年幼的孩子,但他已能隐约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不安与恐惧。

“我记得很清楚,那是一个清晨,天空突然被爆炸的火光照亮,紧接着是震耳欲聋的轰鸣。”钟南山在后来的访谈中回忆道,“我和家人躲在防空洞里,外面是连绵不绝的爆炸声和人们的哭喊声,那是我第一次直面战争的残酷。”

家庭的影响,坚韧的种子

在那些动荡的日子里,钟南山的父亲钟世藩不仅没有因战乱而逃避,反而更加坚定了投身医学、救死扶伤的决心,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,在战火中为伤员提供治疗,同时也将这份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传递给年幼的钟南山,父亲的言传身教,让年幼的钟南山深刻理解到,医学不仅仅是技术上的精进,更是对人类苦难的无私关怀。

“父亲总是告诉我,无论环境多么恶劣,都要坚持学习,用知识改变命运。”钟南山在自传中写道,“那些日子里,我学会了坚强与忍耐,也明白了知识的重要性。”

成长的磨砺,未来的启航

尽管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和危险,但钟南山和家人依然努力在战火中寻找着生活的希望与光明,他们搬过多次家,每一次都是为了躲避更严重的空袭或寻找更安全的避难所,在这段颠沛流离的日子里,钟南山不仅没有放弃学习,反而更加珍惜每一分每一秒的读书时光,他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,自学了英语和数学,为日后的学术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
“那段经历让我学会了如何在逆境中成长。”钟南山说,“它教会了我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对生命的尊重。”

医者仁心,国之栋梁

随着年龄的增长,钟南山逐渐在医学领域崭露头角,他不仅在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,更是在抗击非典型肺炎(SARS)和新冠肺炎疫情中发挥了关键作用,成为国家公共卫生事件的“定海神针”,他的专业判断和果断决策,为控制疫情蔓延、保护人民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“我小时候的经历让我明白,作为医生,我们的责任不仅仅是治愈疾病,更是要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。”钟南山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动情地说,“那场战争虽然远去,但它留给我的教训和启示永远都不会消失。”

传承与启示

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散去,但那段历史留给后人的警醒却不应被遗忘,钟南山院士通过自己的经历,向世人传达了一个信息: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面对困难与挑战时所展现出的勇气、智慧与担当精神永远是宝贵的财富,他鼓励年轻一代要珍惜和平年代的学习机会,不断追求卓越,同时也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人文关怀。

“我希望我的故事能够激励更多的人,”钟南山说,“无论身处何种环境,都要坚持梦想,用知识武装自己,为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。”

在钟南山的身上,我们看到了一个从战火中走出的孩子如何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,也看到了那段历史如何塑造了一个时代英雄的坚韧灵魂,他的故事,是对“不忘历史、珍惜和平、砥砺前行”最生动的诠释。

有话要说...